12月28日下午,我校區黨支部帶領支部黨員開展了黨員活動日活動。在支部書記陳育新同志的帶領下,黨員同志們先來到吳川市張炎將軍故居進行參觀學習。
張炎將軍故居是湛江市黨史教育基地、吳川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炎是我市塘綴鎮樟山村人,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抗日愛國將領,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他早年投身粵軍,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后參加過南征、東征、北伐、中原大戰,成為十九路軍主要將領,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在吳淞,廟行戰役中,浴血奮戰,重創日軍,福建事變后失去兵權,但抗日戰爭爆發后仍積極聯共抗國,后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1958年,毛澤東簽字追認張炎為革命烈士。張炎的夫人、民革中央前輩鄭坤廉,她一直伴隨張炎身邊,鼓勵丈夫反內戰,主張抗日,愛國家、愛人民,積極做好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樹立了自立自強、高尚的愛國情操。
黨員同志們仔細閱讀張炎將軍生平事跡,瀏覽了各個時期的事跡介紹, 為將軍的民族大義和面臨生死抉擇時候的大義凜然而折服。
在參觀完張炎將軍故居后,支部黨員們又奔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示范基地——蛤嶺村參觀學習。
黨員們在參觀蛤嶺新農村示范基地及村容村貌等,通過蛤嶺村今昔對比,大家感受到了蛤嶺村從一窮二白的小漁村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歷程,領略到了該村現代文明與田園環境和諧統一的美景,更為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給農村帶來的可喜變化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振奮,這也更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